紅木家具本身特性鮮明,它的可傳承、實用性、藝術美感等都具較高的收藏價值。
明清紅木家具曾多次在拍賣會上亮相,且以不菲的價格成交,越發證明了紅木家具在耐用性及升值性上都是較好的投資品種。
然而,由于材種和品質沒有專業機構把關,家具等級和價值確認困難,珍貴木材家具的金融屬性無法充分挖掘,造成紅木行業流通市場發展極度滯后。
為了促進紅木行業流通市場的發展,基于十九大報告精神,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積極推動紅木產權化制度改革,起草《珍貴紅木(硬木)家具及制品產權登記規范》,并著力落地實行。
消費變投資,又多了一個買紅木的理由
紅木家具產權證是由中國紅木產權交易中心核發,依托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的核心體系進行認證。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8〕93號《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中,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細分產業發展創新模式拉動消費。
紅木家具產權證是國家消費升級、刺激消費政策的具體實施的樣板工程,受發改委、國檢、文化部、消費者保護基金會等機構的指導。
紅木家具產權證是紅木家具產權交易、市場流通的載體,其意義與房產證、車輛產權證一致,是國家有關產權制度改革保護居民財產的一項新的嘗試。
紅木家具產權證全稱《珍貴紅木(硬木)家具產權登記證》,為紅色外觀,內含有家具產權歸屬信息、生產廠家和材質信息、檢測報告等信息,其通過家具木紋理的唯一性與紅木家具實現一一對應,且可以隨時通過掃碼認證。
《珍貴紅木(硬木)家具產權登記證》是在確保企業合規和產品合格的前提下,引入金融機構為企業生產和個人消費提供金融服務的一種金融保障,它能夠為紅木家具的金融化提供獨立、客觀的信息儲備。
包含產權人身份信息、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認證的標識代碼、廠家信息、注冊/過戶/變更/抵押/注銷登記記錄、以及鑒定證書等信息。
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與銀行合作,推動《珍貴紅木(硬木)家具產權登記證》金融機構認可機制,工程所覆蓋的珍貴木材家具將具備與房地產、汽車類似的金融屬性,方便產權擁有者憑產權證到金融機構辦理質押、抵押融資等金融業務。
紅木產權登記證,銷售提升未來可期
《珍貴紅木(硬木)家具產權登記證》的實施,將充分挖掘紅木家具的金融和投資屬性,讓消費者在消費的同時,享有增值變現的預期,激活更多紅木家具消費者購買熱情。
紅木家具配產權,對于新老消費者都有更好的消費吸引點。這將打開珍貴木材家具市場的寶藏,勢必會有大量以投資為目的的消費者持幣涌入這個新興的金融市場,給本行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為落實將材質保真放在消費者權益保障的第一位,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將通過質量與性能檢測中心將對市場流通的部分家具出具權威性的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的追溯信息可通過二維碼方式,便捷地傳遞給紅木消費者,消費者通過手機移動端掃描“木指紋”即可迅速核實所意向購買的產品材質是否經過權威認證,以免花了重金卻買到差的家具。
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的“產品材質認證”和“珍貴紅木(硬木)家具產權登記證”模式,不僅可以為企業打開消費市場、建立金融貸款通道,還能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紅木產業健康、規范、有序的發展。
紅木家具產權證成為紅木家具流通市場發展的需求與必然產物
近日,北京紅木國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認證與審核,成功將紅木家具產權證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融資質押體系!
俗話說“家有紅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紅木歷來被認為是奢侈品的代表之一。
然而,消費者首次在市場上用“惴惴不安”的價格把紅木家具買回去之后,它的價值也基本就只能呈現在使用者們的口頭“價簽”上了,因為除了零星的高端拍賣與熟人之間友情轉讓之外,似乎并沒有二手紅木家具的轉讓通道,更別說拿到銀行去質押融資了。
到底是什么阻礙了紅木家具市場的順暢流通呢?這不是一個因素造成的,至少存在著不透明、缺認證、缺通道、缺保障等問題。
在商家購買家具,至少可以有品牌和企業承諾保障,但如果從一個陌生人手上買一套家具,十有八九不會有人敢這么做。
紅木家具產權證依托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質量可追溯體系,將上述問題一一化解,加上如今的金融系統的質押受理,為紅木家具“有保障的透明流通”奠定了一個里程碑。
紅木家具作為消費者購買之后的私人財產,以其高價值和保值增值的屬性,理應具備與房產一樣的金融屬性,但缺乏的是標準化的認證及完善的體系。
依照《物權法》“一物一權”的法條,紅木家具產權證就是紅木家具的身份與權屬代表,可量化的價值、一一對應的權屬、可登記變更的憑證、便于變現的通道,這就是金融體系對于擔保物權的初始認定,是紅木家具成為可質押動產的前提要件。
解決了這些問題,紅木家具產權證作為紅木家具的登記憑證,才能成就它作為金融媒介的使命。
紅木家具產權證將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它將給紅木市場塑造一個全新的市場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