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家居產業的爭奪,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舞臺上有三種主角:
一是城市與城市之間圍繞產業集群展開交鋒,力圖把家居建材產業做到幾千億的規模,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并孵化出一批龍頭品牌,打造城市品牌。
二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圍繞渠道網絡、產品競爭力等展開的競爭,尤其是頭部品牌、上市公司之間的競爭越漸激烈,十八般武器上陣,沙場點兵正酣。
三是經銷商與經銷商之間,圍繞地方市場份額與客戶資源的爭奪,內卷堪稱殘酷。每年都有大量小型經銷商退出,總的關店量以數萬計。
今天,我們要關注的是城市之間圍繞產業集群的交鋒。
據大材研究的觀察,早年的時候,大家居產業并不是很受歡迎,原因在于存在一定的污染性、小公司過多、規模小、對城市競爭力提升不明顯。
但情形已經發生了顛覆式的變化,受益于環保技術的進步、智能生產水平的提高,以及大量龍頭企業的崛起、超百家A股上市公司的出現,使得大家居成了炙手可熱的產業主角。
就國內布局而言,廣東、江蘇、浙江、北京、四川、重慶、上海、福建、江西、山東等多個省市,均有比較強的家居建材產業集群。
例如,廣東的陶瓷、衛浴、定制家居、涂料、照明等,集中在廣州、佛山、江門、中山等地市;四川的家具,集中在成都;浙江的家具、吊頂、衛浴等。
結合全國形勢來看,已有廣州、佛山、贛州等城市,明確將家居建材產業提到極高的程度,給出了宏大的目標與遠景規劃,并明確了具體的實施步驟。
此外,成都也有部署,圍繞建圈強鏈的產業計劃,大家居產業有能力占得一席之地。
更重要的是,政府高層站臺支持,親自主抓,在政策面與營商環境方面,力圖實現改善。
如贛州,就是典型案例,主官親自抓,目前給外界的形勢還算不錯。
就整體實力來講,廣東依然是大家居產業的領頭者,家具、建材、裝修三大板塊齊頭并進,成果顯著。
從總量來看,廣東家具行業2020年銷售額4500億元,出口1187億元,已有向萬億體量挺進的勢頭。
而且資本市場上,已出現了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好萊客、皮阿諾、頂固等大量上市公司,占到定制家居的半壁江山。
很早就在對家具行業做出規劃,比如2016年是,由廣東省家具協會發布十三五規劃,提出2016到2020年里實現銷售總額年平均遞增6.5%。
具體到一些大家居產業發展不錯的城市,近年陸續拿出了大動作。
廣州:2020年時,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商務局印發《廣州市推動規?;瘋€性定制產業發展建設“定制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產值翻番,定制家居行業產值達1000億元。
同時提出,培育形成5個示范產業集群,30家示范企業,20個名品名牌,成為世界先進、國內領先的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創新策源地、應用示范地、產業集聚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定制之都”。
這只是針對定制行業,如果考慮到其他品類,家居類產業已是數千億體量。
成都:家具產業本身是非常強的,有歷史積累,也有龍頭企業,整體規模排在前幾強。
從主導方來看,新都、崇州兩個區投入了很大的力度。
以新都為例,2007年時就將家具列為重點支柱產業,當時的《成都市產業功能區規劃》里,新都家具產業園區也是規劃的唯一家具產業集群園區。
再看崇州,曾經獲批“中國板式家具產業基地”,聚集家居企業超1000家,規上企業50多家,產值超110億,品類已覆蓋全屋定制、整裝大家居等,實現拎包入住一站式服務。
更重要的是,崇州走出了全友、掌上明珠、百年印象等品牌。
2021年后,成都推行建圈強鏈計劃,沒有明確提家具產業的目標,但也有很大的關聯度,不少行業人士表示,要讓家具產業,尤其是大家居產業成為建圈強鏈的重要構成。
在該計劃里,會展業被納入了建圈強鏈。
值得注意的是,在會展板塊,大家居將是重要構成,比如家博會、家具展、設計展、定制家居展、門窗展等等,都可以做得非常大,廣州、深圳、上海都是典型的案例。
《成都市會展產業建圈強鏈十大行動》里,表示要推動家具展沖擊世界商展百強,那么,前提不可能離開一點,就是本身的家具產業還要繼續做強。
大材研究認為,大家居產業再上一個臺階,成都是有底氣的,無論是傳統的優勢積累、產業鏈完善,還是多家大型品牌的出現、全國市場的增長潛力等,都有很其實的基礎,自然能夠大有作為。
更重要的是,成都實力派們具備全國角逐的能力,甚至參與全球市場的潛力。
一個典型案例是,在家居建材流通領域,富森美搶先一步登陸主板,完成資本市場的漂亮一躍。
再以成都為主戰場,在川渝進行連鎖擴張,營收規模向20億邁進,場內入駐3500多家商戶,成為各個品類頭部品牌的核心選擇。
近兩年來,富森美同時在內外運營上提升競爭優勢,對內夯實運營基本功,從商場引流、管理、工具、場景等環節賦能商戶,把握經營的趨勢變化。
對外展開穩健投資,拓寬家裝、數字化、公域流量等資源,擴大成長空間,體現出一家頂流品牌的高能戰斗力,有潛力在成都建圈強鏈、搶占大家居產業集群優勢的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
客觀來講,富森美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表現的進取精神與行動,正是部分成都家居品牌的寫照。
佛山:陶瓷產業經常能夠進入佛山地方政府高層的關注視野,并明確表示堅定支持陶瓷產業做大、做強、做優,把陶瓷視為重要支柱產業。
比如2008年時,就有市政府名義發布的《佛山市陶瓷產業發展規劃(2008-2015)》,其中提到,2007年,佛山規模以上陶瓷工業企業366家、工業總產值614.45億元、利潤總額36.44億元、稅收總額18.09億元、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數124180人。其中工業總產值占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7.3%。
2007年時,佛山陶瓷產品出口總值14.9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5.7%,市場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時已經擁有新明珠、新中源、東鵬、鷹牌、蒙娜麗莎、鉆石、歐神諾、順成等知名品牌。
在第37屆佛山陶博會上,政府相關人員透露,2021年,佛山陶瓷行業的總產值2021年超過1700億元,占6.4%,是佛山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其中的一些區,家居建材扮演支柱產業,比如高明區的七大支柱產業里,就有家居建材,2021年產值增速達到11.4%。
其實佛山的實力遠不只陶瓷,還有衛浴、涂料、門窗等產業也比較強。
廣東幾個部門曾發布先進材料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的通知,里面佛山的產業部署里,就包括以建筑衛生陶瓷為主的建筑材料;以塑料涂料為主的化工材料;以鋁加工材、銅加工材等為主的有色金屬材料等,目標是年主營業務收入達6000億元的先進材料綜合型產業集群。
贛州:贛州本身的實力確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同級別城市時并不突出,但南康的家具產業完全不一樣,近幾年里聲勢浩大,頗受關注。
最近,這個產區還組織了“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十周年”采訪團,據極目新聞的報道,南康家具產業集群產值2020年突破2000億元,2021年產值達2270億元。
而且該區的負責人表示,要向5000億沖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家居制造之都。
南康產區正在展開多種創新,比如依托區塊鏈技術打造了國際木材電子交易平臺,力圖把贛州打造成為全國全球進口木材集散地。今年又推出家居元宇宙、虛擬數字人、虛擬直播間、數字云貨架。
最近的贛州家博會上,18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額338億元,確實讓外界看到了再攀高峰的希望。
中山:照明產業非常強,同時在五金制造業、家具產業同樣有實力。
燈飾產業集群方面,以中山古鎮為中心,覆蓋周邊,企業多達3.8萬家,年產值超千億元,現在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燈都。
家具方面,中山走出了一批知名家具企業,比如辦公家具的迪歐、華盛與中泰龍,定制家居的頂固、皮阿諾、威法等。
尤其是辦公家具,據說中山已有400多家,年產值100多億元,帶動了上下游產業。
早在2020年時,該市就出臺了《中山市產業體系重構工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力爭形成1個產值5000億元(智能家居)的產業集群,稱得上雄心勃勃。
大材研究認為,家居消費需求的韌性極強,做強大家居產業,提高對該產業的重視程度,對一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打造、對其他產業的正向影響,都至關重要。
對于那些已打牢一定基礎的城市,目前的上策無疑是,再次明確大家居產業的戰略地位,制定新一輪奮斗目標,團結聯動一二梯隊品牌,探索新的升級路徑,并構建更有利于助推成長的營商環境,支持主力品牌們的向上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