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英格瓦坎普拉德,或許這個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談到宜家,那可是全球人民都耳熟能詳的名字。宜家的黃藍色標志,絕對是無數年輕人心中溫暖的存在。
英格瓦坎普拉德他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他影響和改變了全球人類,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家居生活方式。在歐洲國家里,平均每5個人,就有1位睡在宜家床上。在全球各地,60%以上的地區,70%以上人口都能逛宜家線下店。這個天才級的古怪老頭,用最簡單的商業模式,完成最難的事。
5歲開始賺錢
坎普拉德的爺爺奶奶從德國移民到瑞典。其爺爺是德國的貴族,心血來潮買了一大塊瑞典的土地準備開農場,但是土地里什么都沒有,又不會經營,錢花得差不多了,他受不住打擊就飲彈自盡了。
他爸爸也不大懂做生意,農場一直沒做起來。可能因為爸爸和爺爺一直念叨著“沒錢”,坎普拉德從小就立志要賺錢。
5歲那年,坎普拉德曾代人賣掉一批火柴,賺了少量的錢。好長一段時間里,他騎著自行車向鄰居銷售火柴。他發現從斯德哥爾摩批量購買火柴可以拿到很便宜的價格,然后再以很低的價格進行零售,從中仍能賺到不小的利潤。
后來,他的小生意范圍不斷擴大,他賣過圣誕卡,他還騎著自行車到處兜售自己抓來的魚。11歲那年,他做成了一筆大買賣,他賣掉了一批花種。他把賺來的錢買了賽車和打字機,那以后,他簡直是迷上了銷售這個行當。他曾用父親給的錢和銀行匯票去進貨,賣掉500枝巴黎鋼筆。他上高中時,床底下放了一個紙箱,里面塞滿了他的“貨物”:皮帶、皮夾子、手表、鋼筆……
17歲創辦宜家
1943年,坎普拉德在進入哥德堡商學院讀書之前,用父親給的一筆“學習獎金”創建公司,他取了自己姓名、艾爾姆塔里德農莊和阿根納瑞德牧區的首字母,這樣就構成了公司的名字:IKEA(宜家)。
坎普拉德開始建立獨特的郵購銷售網絡,每天隨著收奶車一起,將郵購目錄送往農戶家中,農戶回饋給宜家,宜家就能在指定時間送貨上門,瞬間銷售額蹭蹭上漲好幾倍。
然而好景不長,郵購業競爭異常激烈,價格戰風起云涌。
走向成功
1951年,坎普拉德聘請了一位得力干將斯文漢森。坎普拉德和漢森決定,采用一種長期性展覽加銷售的家具經營方式,解決過去單純郵購模式下由于惡性價格戰帶來產品質量下降從而失去消費者信任的問題。宜家清倉處理了各種小件商品,開始專注經營家具。
1953年3月,位于瑞典阿姆霍特的宜家第一家展廳式銷售的家具商場開業,顧客第一次能夠在定購宜家家居用品之前看到和觸摸這些產品。將郵購業與家具商場合二為一的宜家家具經營之道正式誕生。
1956年,當一名雇員將桌子腿拆下,以便將貨物全部放進顧客的汽車里時,一個全新的經營理念在坎普拉德腦海中萌生——將家具“扁平封裝”,讓顧客自己回去組裝。為顧客、為自己都節省了高昂運費,同時還大大節省了貯藏和銷售空間。這個想法正是宜家走向家具拼裝巨頭的第一步。
“我們的想法是為所有人服務,包括窮人。我們必須降低成本。”英格瓦坎普拉德說。將家具拆卸、顧客自己組裝,這已成為宜家的特色。宜家商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宜家包含大約9500種家居用品。
宜家的家居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當時,瑞典的家具市場被零售商卡特爾壟斷,為了阻擋宜家,卡特爾用各種手段來約束其他家具商。但坎普拉德開辟了一套新的經營模式:以零售商的身份直接向獨立廠家采購家具,以家具商的身份直接把產品賣給消費者,減少了冗繁的中間環節,價格大幅降低,消費者得到實惠。
如此挑戰規則,以卡特爾為首的同行開始打壓坎普拉德:禁止坎普拉德進入家具展銷會;展銷會派7個人看守大門攔截坎普拉德;向宜家供貨的制造商,也被列入了抵制的范圍……
面對艱難異常的處境,坎普拉德沒有輕言放棄。展銷會,坎普拉德跟著消費者混進場。
他還注冊不同的公司,讓它們扮演出口商、進口商、郵購公司,它們可替代宜家參加展銷會……但所有收入都匯到宜家的賬戶上。
普拉德還在會場附近專門租了一間倉庫,用普遍低于市場的價格吸引人們的關注,結果,“大家像瘋了一樣地搶購,銷售場面幾乎無法控制”。坎普拉德回憶說,在最困難的時期,所幸有極少數的廠家不惜“小心翼翼”地供貨。他感激這些廠家,正是他們,使得宜家得以生存。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宜家開始了獨立設計家具的時代。
在經歷了長期的斗爭后,坎普拉德和宜家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宜家版圖的擴張
1963年,宜家在挪威開了國外的第一家分店,隨后又迅速進入了丹麥和瑞士;
1974年開始,宜家進駐了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和奧地利;
1985年和1987年打入了美國和英國市場。20世紀90年代,開辟了捷克、俄羅斯、中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亞歐市場。
擴張中,宜家遇到的最大阻力來自亞洲市場。由于消費習慣、文化差異,宜家的“低價實惠”到了亞洲卻成為“不接地氣”、“高檔時尚”的代名詞。動了很多腦筋后,坎普拉德做出一系列的變革:比如,宜家一改以往把店開在郊區的習慣,將店面設在了交通便利繁華的地區;并且,改變了從不送貨的做法,此外,宜家還在亞洲國家進行了高達65%的降價。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宜家不但成功打入了亞洲市場,其代表性的北歐風格,還一定程度上啟蒙了亞洲的家具文化,宜家已在全球49個市場擁有400多家門店,“世界家具零售巨頭”當之無愧的稱號。
美好又便宜,宜家是如何做到的?
1.先定價,再設計
設計師在設計前,要先為產品定價,確保第一步在價格上就能夠擊倒競爭對手。其要求苛刻到:“是否多用了一顆螺絲或一根麻繩”來降低成本。
2.全球采購
宜家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低價的原料采購地,同時還會留意“廢棄邊角料”。同時,宜家還鼓勵數千家供應商進行競爭,按照高質量低成本的原則,能夠拿出最優方案的制造商將獲得海量訂單,宜家由此獲得最優價格。
3.獨創包裝
“把衣柜從瑞典運到中國,相當于將奔馳運到中國的價格。”可宜家卻做到了,秘訣就在于它獨創的“平板包裝”設計。宜家將家具拆卸后再包裝,充分節省了運輸空間和費用。同時,組裝費是以外包的形式存在的,消費者可選擇付費組裝,也可自己動手組裝。按照坎普拉德的說法,“我們不希望為運輸的空氣支付費用”。
通過一系列“精打細算”的成本策略,宜家商品的價格,尤其是亞洲市場,商品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有所下降,但消費的人數卻上漲了10多倍。
瑞典最勤奮、最節約的人
回顧坎普拉德的一生,除了一手締造巨大商業,他最大的代名詞,可能就是節儉了。
私底下,他常年只穿著一件褐色外套、一雙磨損的舊鞋、一副老式眼鏡,他最常光顧的地方是超市還有二手跳蚤市場。他住的房子靠近日內瓦湖,據說這是他等到這片小區快售完時才以最優惠的價格買下的尾房。專屬座駕是20年不變的老式沃爾沃。他工作只在宜家總部吃工作餐,自己付錢。
他喜歡喝酒,但只喜歡廉價的威士忌。坎普拉德出差工作或是度假,只坐經濟艙;火車只坐二等車廂;酒店只住經濟實惠型。為了省錢,坎普拉德解雇了常年為他服務的理發師,因為新聘的理發師每次只收取78元費用,比之前的理發師便宜幾塊錢。
最后
宜家王國的版圖越來越大,可它究竟攢下了多少財富,誰也不清楚。2004年,瑞典媒體發布一條引起轟動的消息:坎普拉德的個人資產已接近526億美元,超過當時擁有466億美元身家的比爾•蓋茨。消息一發布,坎普拉德馬上聲明說,“說我是世界首富,那是假的,宜家一直屬于基金會,我和我們家都沒有從宜家得到一分錢。”
2012年,他捐了2000多萬美元。從2003年起,宜家每售出一只毛絨玩具,宜家基金會就會捐贈1歐元,用于支援全球最貧困地區的兒童教育計劃。宜家已捐出6700萬歐元,幫助46個國家的超過1100萬兒童。
當地時間2018年1月27日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逝世,享年91歲。
坎普拉德用他的創造創立了宜家,用他的理念改變了全世界家庭購買家具的方式,讓上千萬人能夠買得起得體的設計,還解決了糟糕的家庭狀況與良好生活品味之間的差距問題。而同時,他也并沒有忘記一個企業家真正的責任,無論是推動大眾生活變得更好,還是設立慈善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