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你最怕什么?
有過網購經歷的人大概都能數(shù)出個一二三:有色差、尺寸不符、和想象中不一樣、到手發(fā)現(xiàn)不適合我……微博熱搜時常出現(xiàn)的“賣家秀與買家秀對比”,令人發(fā)笑的背后,其實是網購的痛點之一:消費者對商品的認知僅停留在幾張精心修飾的圖片和幾行文字上,商品與其他單品的搭配效果、與場景或人的整體風格的協(xié)調度,都只能依賴消費者的想象。
而現(xiàn)在,賣家秀正在變得更加真實。
技術打破網購者與商品的界限
目前,電商平臺已經逐漸轉向采用AR、VR技術來作為傳統(tǒng)的圖文商品介紹的重要補充,更立體、更直觀地展示商品。由于家具的特性,線上銷售產生退貨給消費者帶來的成本、給商家?guī)淼膿p耗都很高,越來越多的家居電商也借助于AR、VR技術。
VR即Virtual Reality(虛擬現(xiàn)實),它利用計算機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用戶關于視覺等感官的模擬,讓用戶感覺仿佛身歷其境,可以即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AR即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xiàn)實),指透過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精算并結合圖像分析技術,讓屏幕上的虛擬世界能夠與現(xiàn)實世界場景進行結合與交互的技術。AR與VR的區(qū)別在于,VR展現(xiàn)的是一個完全虛擬的三維空間,在電商平臺上更適合用來提供近乎真實的商品觀感和體驗;AR展現(xiàn)的則是現(xiàn)實場景與虛擬的結合,更適合用來模擬商品與消費者家中現(xiàn)有的家具和風格的協(xié)調度。
在宜家的VR廚房里做瑞典肉丸
宜家早在2016年4月就已經與游戲廠商合作在Steam平臺上線了“VR廚房”游戲。戴上VR眼鏡后,消費者可以在虛擬現(xiàn)實里用宜家的櫥柜和廚具“做”一份瑞典肉丸,也可以設定身高和視角,體驗成人和兒童在用宜家產品布置的廚房中的不同感受,并確認門框、臺面是否會給自己或家人帶來危險。
宜家的虛擬現(xiàn)實廚房
宜家的VR廚房首次推出就受到用戶歡迎,用虛擬現(xiàn)實設備“做”菜讓很多人感到非常新奇,因此VR廚房在Steam上獲得的評價還不錯。這款游戲需要用到VR眼鏡,在VR眼鏡尚未像電腦和智能手機一樣廣泛普及的時代,這一要求為很多潛在用戶設置了準入門檻。現(xiàn)在,VR廚房的畫面放在日新月異的VR游戲界已經顯得十分粗糙。加之操作的真實感不高、能夠互動的項目也很少,作為游戲可玩性太低,作為產品體驗工具可以體驗的又太少,很多用戶在好評之余表示:雖然形式很新鮮,但只花幾分鐘就玩完了所有內容。Steam上的評論集中在2016年,2017年后的評論少之又少,意味著這款游戲的關注度遭遇了斷崖式下跌。
如今距離VR廚房發(fā)行已過去近三年,當時宜家方面表示未來幾個月會多次升級這一游戲。后來,宜家確實更新了一些內容,再后來,就再也沒有后來了。在2017年之后,宜家既沒有對VR廚房做更多更新,也沒有再推出其他針對線上的VR項目。
亞馬遜Showroom:通過商品搭配實現(xiàn)以貨帶貨
亞馬遜在2019年1月正式推出Showroom。該功能允許消費者將亞馬遜在售家具的3D圖像放入一個虛擬房間,幫助消費者了解它的真實外觀。房間的墻壁顏色、地毯樣式和地板材質可以自由改變,以展現(xiàn)在不同背景環(huán)境下亞馬遜所售家具的搭配效果。除了了解家具在不同風格下的搭配效果,右側的推薦功能更起到了帶貨作用,點擊房間內的某個家具,推薦欄就會把亞馬遜商城內同品類的家具篩選出來展現(xiàn)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利用這一功能來替換房間內的家具,感到滿意后,還能將整個房間的家具一鍵加入購物車。
亞馬遜Showroom
Showroom的不足在于空間交互性不強。可選的墻壁顏色、地毯樣式和地板材質還是太少,整體風格也比較單一,很難完全覆蓋大部分消費者現(xiàn)有的或喜歡的室內裝潢設計,因此對一部分消費者而言,Showroom能夠提供的參考價值并不大。
showroom可選項太少
Showroom最大的亮點是以貨帶貨。購買家具A的消費者很可能因為覺得VR模擬出的搭配效果好而同時購買家具B、家具C,無形間提高了客單價、賣出了更多商品。而且,Showroom在官網和亞馬遜App上都可以使用,不需要用到其他設備,幾乎不存在門檻。
雖然目前亞馬遜在利用語音命令推動線上銷售方面更為活躍,但VR帶來的新的可能性也同樣值得期待。
想知道家具和你家搭不搭?Wayfair做得更好!
2016年,Wayfair在Google Play上推出了WayfairView,這款應用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都可以使用,不需要額外配置其他設備。WayfairView基于AR技術,客戶使用該軟件時,軟件自動打開智能手機上的相機并將家里的場景顯示在屏幕上,客戶就可以將商品“拖”到家中的任何位置,還可以旋轉、移動商品以達到最好的布局和效果。
wayfair view
2018年底,Wayfair又推出了WayfairSpaces。這款應用需要使用AR眼鏡,但比起WayfairView更為先進。在這款應用中,Wayfair售賣的大量家具被設計師設計成不同的室內搭配方案,“裝”在如下圖所示的盒子中,用戶戴上AR眼鏡后許多方盒子就浮現(xiàn)在眼前,通過手柄將方盒子里的家具“拖”到家里合適的位置??梢酝蟿觼碜酝皇覂却钆浞桨傅亩嗉揖吆蛠碜远鄠€室內搭配方案的家具,搭配不受限,由此,用戶就可以非常直觀地知道某一家具是否適合自家的環(huán)境、最適合自家環(huán)境的家具是哪一件。
wayfair spaces
通過這兩個應用,Wayfair的客戶可以在購買之前深度了解產品的外觀和協(xié)調度,無論是否擁有AR、VR設備。WayfairView和WayfairSpaces都克服了亞馬遜Showroom不能真實體現(xiàn)客戶家中情景的問題,具有比亞馬遜更高的交互性。而且,WayfairSpaces上的家具是以成套搭配方案的形式提供給客戶的,物美價廉的家具、出自設計師之手的搭配加上與客戶家中環(huán)境較高的協(xié)調度,能夠輕易勾起“剁手”的欲望。因此,若不考慮對設備的要求,WayfairSpaces促進消費的能力很可能并不輸于亞馬遜Showroom。
可以說,針對線上購買家居用品的關鍵痛點,Wayfair提供了目前而言最完善的解決方案。
前人種樹,后人乘涼。2018年,梅西百貨(Macy's Inc.)在嘗到利用VR促進線下家具銷售的甜頭之后,也仿照WayfairView的形式,推出了基于AR技術的移動終端應用。
“AR、VR賣家具”,未來走向何方?
目前家居電商對AR、VR的利用雖然已經出現(xiàn),但由于受眾面不廣,帶來的利潤也相對有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術尚未十分成熟,目前市面上售賣的AR、VR設備普遍清晰度不高,清晰度較高的則價格昂貴,而且部分使用者反映戴上設備后容易出現(xiàn)頭暈、惡心的不良反應,因此多數(shù)消費者對此并不感興趣,對AR、VR略有所知的也大多選擇暫時觀望。另一方面,AR、VR是“新潮流”,卻尚未成為席卷各行業(yè)的“大趨勢”。
隨著技術向前發(fā)展,AR、VR走進尋常百姓家也是指日可待,至少,這個未來并不遙遠。引得家具電商巨頭紛紛試水的“AR、VR賣家具”又將走向何方?億歐家居認為,若要向更靠譜的方向發(fā)展,通過AR、VR促進線上家具銷售的商業(yè)行為未來可能會呈現(xiàn)三種趨勢。
一、提供交互性更強的用戶體驗
回到最初的起點。家居電商使用AR、VR技術來作為傳統(tǒng)的圖文商品介紹的重要補充,目的無外乎兩點:一、提供近乎真實的商品觀感和體驗;二、展現(xiàn)商品與其他家具、各種裝飾風格的協(xié)調度。前一點要求商品與消費者實現(xiàn)互動,后一點要求商品與消費者家中環(huán)境、與消費者喜歡的其他商品和裝潢風格實現(xiàn)互動。因此,對交互性的要求在未來一定會越來越高。
宜家VR廚房和亞馬遜Showroom在這方面各有不足,而WayfairSpaces顯然走得更遠,在未來幾年內它或許會暫時成為家居電商模仿的范本,直到新的領跑者出現(xiàn)。
二、由電腦向移動終端轉化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fā)展,購物者不再局限于電腦,而越來越多地用手機瀏覽商品,分享、發(fā)現(xiàn)和兌換優(yōu)惠券。國外研究機構Comscore發(fā)現(xiàn),來自移動終端的用戶為零售品牌提供了四分之三的在線時間,且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線上交易發(fā)生在移動終端上。未來這個數(shù)字還會增長。
因為移動終端越來越多地以“線上零售的未來”的面目出現(xiàn),用AR、VR賣家具的電商或許將會投入更多時間專注于移動終端上的開發(fā)。類似WayfairView的基于移動終端的服務將會越來越普及,而類似于宜家VR廚房的基于PC端且依賴第三方游戲平臺的,則將可能不再走俏。
三、走出應用,觸達社交媒體和瀏覽器
國外研究機構Forrester指出,零售商表示,有49%的在線流量來自瀏覽器和社交媒體,而來自應用程序的流量只占5%。
家居電商一般都在應用程序內將商品以AR、VR形式展示給消費者,因為這是目前唯一的途徑。但有必要正視的事實是:應用只是為一小部分愿意搜索、下載和使用它們的品牌忠誠者而生的,家居電商如果有更大的追求,就不應該只對品牌忠誠者寄予夢想。將借助AR、VR呈現(xiàn)的內容直接植入到社交媒體或瀏覽器中,不僅可以減少對消費者下載應用程序的要求,還可以擴大受眾群體、提高曝光度。另一方面,借助于流量大的社交媒體進行宣傳,很可能引爆全網討論狂潮,有助于推廣產品、樹立正面的品牌形象。
來源:億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