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十六字”方針的指引下,按照贛州市委“六大攻堅戰”的部署,南康區掀起產業的材料革命、工藝革命,實現家具向“家居”轉變,由“實木”向多元擴張,家具產品依托內陸口岸走向世界!
3月8日,位于南康區光明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的江西皮兒家居實業有限公司開啟女性購買家具優惠活動,十多名員工忙著在電子銷售平臺上談業務、下訂單、做服務,向全球推銷南康家具。
皮兒家居是南康家具全產業鏈發展的縮影。經過20多年的發展,南康家具實現上游產業有研發設計、油漆化工、五金配件、木工機械、皮革布藝等配套產業,下游產業有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倉儲管理、廣告宣傳、展覽展示等配套產業,帶動了現代金融、職業培訓、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其他產業快速發展。
2015年,南康家具產業集群產值實現880億元,同比增長25.4%,預計今年將突破千億元大關。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南康家具實現逆勢上揚,這與南康區委、區政府的積極轉型升級密不可分。
去年以來,南康區牢固樹立全產業鏈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致力于用改革的辦法建設園區、口岸、金融、噴涂、烘干、檢測、研發、展銷、物流九大產業平臺,以及進出口貿易服務中心、廢料回收利用中心,形成了“9+2”平臺格局,通過產業鏈各環節的整體提升,放大產業集群效應,全力推動家具沖刺千億元產業集群。
創新發展
在發展智能家具、定制家具、生態家具上動腦筋,生產出更多符合市場的優質產品
3月10日,在南康維平家具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條由意大利引進的機器人油漆噴涂線正在作業,立體自動噴涂油漆,一分鐘不到就完成噴漆。這條機器人噴涂線是目前國內僅有的三條之一。
生產工藝從“鐵板斧”轉變為“機械化”,選擇用科技來提升工藝、質量水平,是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在這一點,南康區委、區政府非常清楚,加大創新力度,從過去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才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的動力。
在南康家具烘干中心,一臺臺像大烤箱一樣的銀色烘干窯正在工作,一排排噴涂好的椅子穿箱而過。據介紹,每臺烘干窯可以容納100立方米木材,實現了傳統分散烘干向機械化自動化烘干轉變,解決了南方家具過北方易爆裂的問題。集中烘干處理可減少600多個鍋爐,既節約了土地又減少了污染,保證了木材的質量。
為實現“南康制造”到“南康創造”,南康與深圳家具研發院合作建設了南康家具研發中心,建設了全國第五家、縣級第一家的國家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現了與歐盟標準的對接。
在甲醛的檢測艙里,一個整體的實木方凳正在接受檢測。據該公司檢測員介紹,以前甲醛的取樣需要破壞掉原來的產品,現在小件的樣品可以實現整體檢測,未來,床、衣柜這些大件兒的家具也可以實現甲醛的整體檢測。
從立體自動噴涂油漆到自動化烘干,南康家具生產方式的轉變,得益于當地政府的創新發展理念,出臺相關扶持政策,致力于在發展智能家具、定制家具、生態家具上動腦筋,生產出更多符合市場的優質產品。
如今,南康區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新設備,不斷用自動化、機械化設備替代傳統的手工生產,從選材到噴涂,改進創新生產工藝,質量意識始終貫穿全過程,有90多家企業通過了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等質量、環保體系認證。
開放發展
堅持內貿外貿齊步走,線上線下一體化,依托“贛州港”,真正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從緬甸花梨、馬達加斯加紫檀到老撾大紅酸枝、非洲的烏金木和虎斑木、俄羅斯的榆木、北美的胡桃木、歐洲的櫸木,再到國內河南、新疆的楊木,廣西、貴州、湖南的椿木、樺木……在南康佳興國際家具材料中心,聚集了世界上28個國家和國內多個省份的近30種木材。為了從源頭上保證木材供應,很多企業甚至直接到非洲買山。
“進口高檔木材的普遍使用,不僅提高了南康家具的品質和檔次,更改善了產品形象,保護了資源和環境。”南康區副區長鐘定巖說,引進中遠物流、廣州港集團、中國外代等物流配套和服務企業入駐,進出口貿易業務辦理提速提質提效。
曾昭璽是南康家具“走出去”的代表之一。2006年,昭璽公司開始和一個馬來西亞客戶合作。這個客戶要求非常嚴格,不僅制定了嚴格工序標準,還派了一個技術員常駐廠里。當時,有的師傅抱怨,“又不是造飛機,搞得這么嚴格”;但曾昭璽只有一個要求——磨合,再磨合。兩年后,客戶不僅撤走了技術員,而且對其公司新研發的贛南風格產品,也是直接交貨就行。如今,昭璽家具遠銷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外銷占公司銷售70%以上。
南康家具能“走出去”,關聯著南康區委、區政府積極融入珠三角、海西經濟區,加快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廣東自貿區和福建自貿區的互聯互通。同時,依托“贛州港”將產品推向全國,走向世界。目前,依托“贛州港”推進木材進口、家具出口和貿易服務定向招商取得重大突破,已簽約84家,正在洽談48家。中林集團、匯森集團、東莞遠大集團、美國SIG集團、廣新集團等一批家具出口企業集聚南康,使南康家具遠銷美國、非洲市場。
同時,該區將依托贛州港,建成鐵路貨運專線,推動公鐵海多式聯運,開展多口岸直通運營,實現多品種規模化運營,進一步降低綜合物流成本,推動“三互”大通關,實現通關便利化,力爭2016年贛州港進出口突破2萬個標箱,到2020年進出口達到40萬個標箱。
此外,該區還大力發展以家具為主的電子商務。目前,南康家具市場電商辦公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電商及相關配套企業達到1200家,從業人員1萬多人,被國家商務部授予“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稱號,為全省兩個國家級示范基地之一。2015年,南康電商交易額達56.8億元,增長86.6%,其中家具電商成交52.2億元。今年,該區圍繞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打造家居電商生態圈,投資5億元建設光明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等家具電商企業中央聚集區、泓泰家具O2O體驗中心、第三方垂直家居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含家具大數據)、電商倉儲配送中心等生態鏈載體項目。目前,已完成光明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一期建設,創客空間年內將投入使用,電商倉儲配送中心爭取年內開工。
如今,南康人消化吸收了國內外先進原料和技術,用活了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用世界的木材,做世界的品牌家具,不僅在國內布下6000余家銷售網點,600多條物流線路,更將出口觸角伸向了世界幾十個國家,真正實現了“買自全球,賣向全球”。
集群發展
積極盤活現有資源,整合發展要素,發揮聚集效應,鼓勵家具企業抱團合作,走集群發展之路
南康家具人的信心,來源于政府不斷打造家具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南康家具產業園的噴涂、檢測、烘干三大中心,成為政府推進轉型升級的頭等大事。“通過打造公共技術研發服務平臺,企業不僅節省了檢測設備和實驗室建設資金,還讓它們在聚合中開展公共技術研究及新產品研發。”南康區家具產業促進局局長蔡湖南說。
加強與專業機構合作,建立企業研發中心,政府推動建立起家具科技研究院,從兩個層面匯聚自主品牌建設智慧。物流倉儲、五金配件、油漆化工、木材交易、電子商務等配套產業茁壯成長,為企業產品制造、品牌營銷插上騰飛翅膀。
著力解決家具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創新融資方式,積極實施“財園信貸通”“小微信貸通”,推出“家具產業信貸通”等信貸政策。金融中心建設啟動,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陸續開業,全年新增各類金融機構(網點)10家。
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在南康設立服務基地,建立首期10億元規模的產業發展基金,為南康中小企業提供展示平臺、融資服務,至今已有61家家具企業在該中心掛牌,為46家掛牌企業實現融資1.14億元。推動家具企業直接融資,華源新材料公司成為“新三板”掛牌企業,實現了南康企業進入全國資本市場“零”的突破。
同時,深入推進“全國實木家具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推行“南康家具品牌聯盟”,制定“南康家具品牌聯盟”的使用和準入辦法以及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南康有家具從業人員40萬人,家具規模以上企業72家,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12家,中國馳名商標4個,江西省著名商標83個,江西名牌32個。
在去年的中國家具產業集群群英會上,南康區被授予“先進產業集群”稱號,區領導鐘定巖、區家具產業促進局局長蔡湖南被評為產業集群突出貢獻個人。維平創業、千多多、自由王國、李氏王朝、昭璽家具等5家企業獲評產業集群優秀企業。
“南康千億家具產業集群,正以新狀態適應新常態,向江西省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闊步邁進。”南康區區長何善錦信心百倍,并堅信南康家具一定能走向全國,暢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