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南康家具產業不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沿邊不靠海的南康建成了一座國際陸港,不僅助力南康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使南康從開放腹地變成前沿,“一帶一路”大通道,使南康與世界緊密聯通。
【記者現場聲】記者 李偉代 在贛州港,每天有兩到四班這樣的班列進出。現在正在吊裝的是當地生產的家具,它他們將從這里啟程,通過海鐵聯運,到達美國洛杉磯港。
【同期聲】匯明集團外聯部經理 曾瑞福 這些家具到了洛杉磯沃爾瑪,從那里再分發到全球的沃爾瑪。光運費一年據節約1000多萬(人民幣)。
有了贛州港的運輸便利和集群效應,南康家具產業產值由2012年的僅過百億猛增至2017年的超130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實木家具生產制造基地上。近幾十年來,南康家具產業蓬勃發展。但由于交通等因素的制約,原材料運不進來,產品賣不出去,南康的經濟發展和開放程度都亟待提高。2012年,國務院出臺了《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贛州先行先試,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新路,南康提出了建設國際內陸港的想法。
【同期聲】贛州國際陸港建設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 嚴國雄 有一些質疑,花這么多錢去打造一個港,又不靠海又不沿邊,又沒有經驗,又沒人才 ,是不是有這個必要 。十八大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首先就是要創新發展,要開放,這給了我們解放思想的武器。
南康向國際最先進的港口拜師學藝,與沿海沿邊開放口岸開展互通互聯合作,充分利用發展專項資金的同時,還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開展贛州港的建設。
依托“一帶一路”,短短兩年時間,贛州港實現19條中歐班列和17條內貿班列常態化運營,從單一的木材進口、家具出口擴大到電子產品、服裝、蔬菜等十幾個品種,成為全國鐵海聯運外貿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內陸港, 和19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贛州港還聚集物流園、金融、外貿、跨境電商、研發設計等新經濟新業態的聚集,加速南康工業農業升級。今年前三季度,全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固投、服務業增加值、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等指標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
來源:南康電視臺